作为出身于产业、具有鲜明产融结合优势、产业金融创新发展较为活跃的一类金融机构,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在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下持续迸发向“新”之力。多名业内人士表示,财务公司要以管理智慧化、业务智慧化、服务智慧化、创新智慧化赋能实体企业发展,推进业务流程再造、组织变革和产业链创新,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。
创新为先 通过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
通过数字金融服务实体企业发展,打造定制化、特色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,正成为越来越多财务公司的选择。
以融通财务公司为例,公司目前已推出“融e”金服系列产品服务,包括面向集团现代服务业态的“融e付”产品,统一纳管收单业务;面向集团不动产租赁业态的“融e缴”产品,打通业务和资金“***后一公里”;面向集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“融e信”产品,协助集团壮大产业链“金融超市”。
“我们后续还将继续着眼于数字金融与集团主业融合,加大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区块链技术在金融服务中的创新应用。”融通财务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告诉《金融时报》记者。
近日,山东重工财务公司新一代财司业务系统项目调研工作全面展开,旨在推动财务公司数字化转型,提升集团资金管理效率与安全性,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、高效的一体化金融服务平台。
早在2022年,国务院国资委就发布了《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司库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的意见》,明确提出央企要切实抓好系统的运行和应用管理,并根据出现的新情况、新问题、新需求持续改进优化,增强系统的兼容性、适应性和扩展性。
跳出“舒适圈”、突破传统老路,才能在数字经济发展变局中赢得主动,这不是完成单一目标就可以实现的,需要财务公司统筹规划,考虑所处行业新质生产力演进发展的过程,做好资金、业务、制度、风控、市场等方面的平衡。
数据为矛 打破“孤岛效应”
今年以来,多家财务公司全面开启数据治理工作,并在数据采集、处理、分析和应用等方面加强能力建设。
在鞍钢财务公司看来,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资产,只有在全员数字素养提升下,通过有效治理,才会慢慢发掘其潜在价值。而数据治理是数据价值挖掘的基础,财务公司需要通过健全数据治理体系、建立数据标准、提升数据质量、推进数据仓库基础建设等一系列工作,并通过多次反复迭代,才能***终让数据价值得到充分体现。
有效的数据治理可以联通监管部门、财务公司、实体企业,打通各应用系统壁垒,消除信息孤岛。
实现这一目标,对财务公司而言,在数据治理过程中,一方面要做到横向联合,对内推动财务公司与集团内信息化平台的数据共享,挖掘数据资源;另一方面,做到纵向联合,推动财务公司与产业链上下游的数据共享,实现财务公司、企业、金融同业及其他业务环节的信息获取、分析、应用。
淮北矿业财务公司总经理孙斌表示,财务公司需要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,以数据标准化为契机,依托财务公司核心系统、烽火台系统和司库系统建设,整合数据资源,提高数据质量和工作效率;要加强数据应用,让数据说话,为公司决策、内控合规管理和业务开展提供数据支撑。
业内专家建议,财务公司应进一步推进数据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,为金融服务“加装”数据引擎,打造数据仓库、数据集市,丰富数据服务产品,构建立体化的数据服务体系,深挖数据价值,实现多向赋能。